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也是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志。西方現代化的最大弊端,就是以資本為中心而不是以人民為中心,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服務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導致貧富差距大、兩極分化嚴重。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曾接近發達國家的門檻,卻掉進了“中等收入陷阱”,長期陷于停滯狀態,甚至嚴重倒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兩極分化、階層固化等問題。
——2023年2月7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把“投資于物”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起來,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務體系,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就業、就醫、住房、養老等一體考慮,有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2023年5月5日,習近平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我們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努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2020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打贏脫貧攻堅戰,使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現在,我們已經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舉措。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分好“蛋糕”,著力解決好就業、分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民生問題,構建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依法引導和規范資本健康發展,逐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2023年2月7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和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
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要不斷鞏固發展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2023年3月13日,習近平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及時有效回應群眾需求和關切,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2025年1月27日,習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
——2025年4月30日,習近平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
“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活動參與度高、覆蓋面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動實踐。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吸納。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廣泛深入地察民情、聽民聲、匯民智,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5年8月,習近平就研究吸收網民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意見建議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首頁
分享好友




京公網安備11010602201090號